91成人免费版_九幺免费看片_91短视频APP下载_91桃色视频下载

當前位置:首頁>技術應用

技術前沿丨壓鑄機的活塞鑄造成型之工藝優(yōu)化

劉沙 發(fā)表于2023/7/18 9:16:56 壓鑄機活塞鑄件工藝優(yōu)化

原標題:壓鑄機活塞鑄造成型的工藝優(yōu)化

摘 要:通過利用數(shù)值模擬軟件對壓鑄機活塞鑄件的鑄造過程進行模擬,根據(jù)模擬結果分析了活塞鑄件的充型溫度場和速度場、凝固過程、凝固溫度場、縮孔缺陷及應變情況,從而對其鑄造工藝方案進行了優(yōu)化,并通過模擬結果對比分析得到了最佳鑄造工藝參數(shù)。

前 言:壓鑄機是用于壓力鑄造的機器,與其配套的活塞按照規(guī)定的速度將金屬液推送至壓鑄機的壓室內,使金屬液有足夠的能量流經模具內澆道和內澆口,進而填充進模具型腔,隨后保持一定的壓力傳遞給正在凝固的金屬液,直至形成壓鑄件為止。模擬仿真軟件AnyCasting近些年逐漸受到鑄造技術工作者的喜愛,它為鑄造生產提供了極大的幫助,節(jié)省了生產時間和成本。

本文通過模擬仿真技術,對活塞鑄造過程中的溫度場、速度場、縮孔及應力變化進行分析,優(yōu)化確定合理的鑄造工藝參數(shù),采用優(yōu)化后的工藝參數(shù)和方法進行預生產,旨在避免鑄件縮孔缺陷的產生,提高合格率。

1、技術要求及鑄造工藝

1.1 結構及技術要求

活塞鑄件外徑為2 860 mm,高度為1 840 mm,三維圖見圖1,其中活塞外圓面不得有縮孔缺陷。

圖1 活塞鑄件三維圖

1.2 初始鑄造工藝

球墨鑄鐵活塞鑄件采用呋喃樹脂砂造型、半封閉式澆注系統(tǒng),澆注系統(tǒng)各橫截面面積的比例為:直澆道∶橫澆道∶內澆道=1∶1.65∶0.96。兩包澆注,兩個Φ100 mm直澆道,兩條130 mm×100 mm橫澆道,12根Φ40 mm內澆道,8個Φ180 mm發(fā)熱冒口,4個底腳四周放置專用冷鐵,其余位置放置方冷鐵,其工藝三維圖如圖2所示。鐵液澆注溫度在1 320~1 340 ℃,出液前靜置5~8 min,鑄件毛坯重量26 000 kg,澆注重量為31 000 kg,澆注后10天開箱。

圖2 鑄造工藝三維圖

2、鑄造過程有限元模擬

本研究利用有限差分法軟件AnyCasting模擬活塞的鑄造過程,通過仿真得出鑄造成形實時過程中的金屬液溫度場、速度場以及應力變化情況,為實際生產提供參考。

2.1 有限元模擬參數(shù)設置

活塞鑄造成形的有限元模型,通過前處理將活塞鑄件劃分網格,導入到有限差分法軟件中進行仿真模擬。該活塞的材質為QT500,材質屬性為:液相線溫度1 187 ℃,固相線溫度1 149 ℃,潛熱52 cal/g,動態(tài)粘度0.02 P(g/cm·s),凝固收縮體積變化1.1%,表面張力1 680 N/m,傳熱系數(shù):冒口與發(fā)熱冒口套200 W/(㎡ ·K),鑄件與發(fā)熱冒口套200 W/(㎡ ·K),鑄件與冷鐵1 500 W/㎡ ·K,砂箱與發(fā)熱冒口套200 W/(㎡ ·K),冷鐵與砂箱1 000 W/(㎡ ·K)。

2.2 首次有限元模擬結果

2.2.1 充型速度場模擬

圖3為充型速度場的仿真結果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金屬液首先充填底部,然后往上充填,底腳為最后充填位置,經過120 s完成鑄件的整體充型。通過分析云圖可以得知,充型10%時,鐵液底部稍有起伏,有輕微不平穩(wěn)現(xiàn)象,速度最高為150 cm/s;充型至50%,速度有所降低,最高為128 cm/s;充型結束時,鐵液速度變?yōu)槠椒€(wěn),最高為112 cm/s。

圖3 充型速度場

2.2.2 充型溫度場模擬

圖4為充型溫度場的仿真結果,從圖中可以看出,充型至70%時,底腳最低溫度為1 318 ℃,溫降為12 ℃;充型至80%時,底腳側面最低溫度為1 290 ℃,溫降40℃;充型90%時,底腳側面最低溫度為1 280 ℃,高于液相線溫度1 187 ℃,所以充型良好。

圖4 充型溫度場

2.2.3 凝固過程模擬

圖5為凝固過程的仿真結果,可見冒口先于底腳凝固,冒口補縮效果差,最后凝固位置如圖5b所示,此處為孤立液相區(qū)。

圖5 凝固過程

2.2.4 殘余熔體模數(shù)模擬

圖6為鑄造過程中活塞殘余熔體的仿真結果。殘余熔體模數(shù)是預測鑄造過程中可能出現(xiàn)縮孔缺陷位置的重要判據(jù),模數(shù)越大的位置殘余熔體越密集,發(fā)生縮孔等缺陷的概率也越高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殘余熔體模數(shù)峰值分布在鑄件底部,此位置較厚。

圖6 殘余熔體模數(shù)

在底腳對面位置有2%出現(xiàn)縮孔的概率,此位置為非加工面,不得有縮孔缺陷,因此有必要通過調節(jié)溫度場來降低縮孔發(fā)生的概率。

2.2.5 應變模擬

圖7為應變模擬結果?;钊诠ぷ鲿r底腳與地面接觸,靠此位置支撐,要求變形量小,結果顯示變形量最大為7.3 mm。

圖7 應變模擬結果

凝固過程及殘余熔體模數(shù)的模擬結果顯示,冒口沒有起到補縮作用,在底腳處有縮孔傾向。因此,在底腳處加放成形冷鐵,驗證是否可以解決上述問題。

2.3 末次有限元模擬結果

2.3.1 鑄造工藝優(yōu)化

圖8為改進后的鑄造工藝圖,澆注系統(tǒng)各橫截面積比為:直澆道∶橫澆道∶內澆道=1∶1.65∶0.96,兩包澆注,兩個Φ100 mm直澆道,兩條130 mm×100 mm橫澆道,12根Φ40 mm內澆道,8個Φ180 mm發(fā)熱冒口,在底腳側面放置成形冷鐵。澆注溫度1 320~1 340 ℃,靜置時間5~8 min,10天后開箱。

圖8 鑄造工藝優(yōu)化

2.3.2 充型速度場模擬

圖9為充型速度場的仿真結果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金屬液首先充填底部,然后往上充填,底腳為最后充填位置,經過120 s完成鑄件的整體充型。通過分析云圖可以得知,充型10%時,鐵液底部稍有起伏,有輕微不平穩(wěn)現(xiàn)象,速度最高為135 cm/s;充型至50%,速度有所降低,最高為120 cm/s;充型結束時,鐵液速度變?yōu)槠椒€(wěn),最高為100 cm/s。相比于首次,速度降低。

圖9 充型速度場

2.3.3 充型溫度場模擬

圖10為充型溫度場的仿真結果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充型至70%時,底腳最低溫度為1 318 ℃,溫降為12 ℃;充型至80%時,底腳側面最低溫度為1 290 ℃,溫降為40 ℃;充型90%時,底腳側面最低溫度為1 270 ℃,高于液相線溫度1 187 ℃,充型良好。相比于首次,底腳位置加放冷鐵后溫降增加。

圖10 充型溫度場

2.3.4 凝固過程模擬

圖11為凝固過程的仿真結果??梢娒翱谙扔诘啄_凝固,冒口補縮效果良好,最后凝固位置如圖11b所示,此處為孤立液相區(qū)。

圖11 凝固過程

2.3.5 殘余熔體模數(shù)模擬

圖12為鑄造過程中活塞殘余熔體的仿真結果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殘余熔體模數(shù)面積相比于首次,明顯降低,由于此位置較厚,縮孔無法完全消除,但有縮減趨勢。

圖12 殘余熔體模數(shù)

圖13為鑄件毛坯照片,非加工面無縮孔缺陷,工藝合適。

圖13 鑄件照片

2.3.6 應變模擬

圖14為應變模擬結果。應變量最大為5.0 mm,相比于首次,變形量降低。

圖14 應變模擬結果

3、結束語

利用有限差分法軟件模擬活塞的鑄造工藝過程,對活塞的充型過程、凝固過程、縮孔及應變情況進行分析,確定了最優(yōu)工藝條件:澆注系統(tǒng)比例為:直澆道∶橫澆道∶內澆道=1∶1.65∶0.96,直澆道為2-Φ100 mm,橫澆道為2-130 mm×100mm,內澆道為12-Φ40 mm,底腳三個側面放置成形冷鐵,外圓面放置冷鐵,為實際生產提供參考。

通過調整冷卻條件,確保了冒口進行有效補縮,降低了鑄件非加工面發(fā)生縮孔的概率。經生產驗證,壓鑄件產品合格,與模擬結果相符。

作者
劉沙
阜新市產業(yè)技術創(chuàng)新推廣中心 阜新市產業(yè)技術研究院
李春亮 白旭東
阜新力達鋼鐵鑄造有限公司
本文來自:《鑄造》雜志

評論
文明上網,登錄評論   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
驗證碼:*
還可以再輸入500
  
回頁頂部